您当前位置: >> 信息 >> 生态fun88移动版
自然资源部推荐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
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上榜
[ fun88移动版网   发布时间:2020-06-08       来源:fun88移动版日报 ]

日前,自然资源部编写印发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》(第一批)(以下简称《案例》),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,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。“云南省fun88移动版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”,成为首批被推荐的11个典型案例之一。

《案例》推荐了福建省厦门市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案例、重庆市拓展地票生态功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、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、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等11个典型案例。《案例》指出,近年来,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,取得了积极成效,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,其中,fun88移动版市按照“湖边做减法、城区做加法、自然恢复为主、减轻湖边负担”的原则,实施抚仙湖流域腾退工程,推动抚仙湖流域整体保护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,大幅增加了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,实现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、用地结构持续优化和一二三产业和谐发展。

从2017年开始,抚仙湖地区被纳入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,省、市、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“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”的方针,围绕突出问题,推动抚仙湖流域整体保护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,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《案例》分析了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具体做法:

一是加强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。fun88移动版市按照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战略导向,坚持以水定城、以水定产、以水定人,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,合理划定生态、生产、生活空间,合理规划抚仙湖流域人口、产业、城市建设等发展水平,构建了以抚仙湖为核心,以山体、河流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为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,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“四条红线”。

二是推进腾退工程。强力推进抚仙湖“四退三还”,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共退出农田8400亩、鱼塘493亩,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源污染,同时,实施抚仙湖环湖生态移民搬迁3万余人,采取“进城、进镇、进项目”的方式进行集中安置,并按照规划要求,将腾退空间用于还湖、还水、还湿地。

三是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。通过实施修山扩林工程,加大磷矿山废弃地修复和矿山磷流失控制力度,减少流域磷污染负荷。实施调田节水、治湖保水、控污治河、生境修复工程,减少施肥量、农田用水量和排水量,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保护生物多样性,削减污染负荷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提高湖泊水环境质量。

四是探索生态型产业发展。实施抚仙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,将水、肥、农药需求量大的作物全部替换为低污染农作物,引进新型经营主体,重点发展特色农业,建成生态农业庄园,以重大项目为切入点,发展高原特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和艺术衍生品制造加工业,打造农业观光体验、养生、商务会议、运动休闲4类品牌。

《案例》指出,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主要成效:

一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抚仙湖流域生态恶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,仅休耕轮作一项措施,每年削减抚仙湖流域纯氮约4870吨,削减88.5%;削减纯磷约2050 吨,削减89.1%。抚仙湖水质持续保持湖泊Ⅰ类标准,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,储备的淡水资源量占国控重点湖泊Ⅰ类水的91.4%,相当于为每位中国人储备了15吨Ⅰ类水。

二是用地结构持续优化。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实现“一增一减”,成功实施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,恢复湿地34块2820 亩,建成湖滨缓冲带7425 亩、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7.85 公里,共向抚仙湖补水950.65 万立方米,实现了入湖水体的自然净化,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,径流区森林覆盖率和生态承载力显著提高;2018―2035 年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从10.2 万亩减少到3.5 万亩,开发强度大幅降低。

三是促进一二三产业和谐发展。严格按照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和种植标准,发展生态苗木、荷藕、蓝莓、水稻、烤烟、小麦、油菜等节水节药节肥型高原特色生态绿色循环农业;工矿企业全部退出抚仙湖径流区,重新布局在径流区之外的工业园区,加快工业转型升级,稳定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和物流产业;打造集“医、学、研、康、养、旅”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集群,推动生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,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农业劳动向服务转变。(记者  钱旭娟)

编辑:刘玉霞
分享到:
下载fun88移动版+客户端
关注fun88移动版网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