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山县公安局甸中派出所,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与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努力践行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的总要求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忠诚担当、砥砺奋进,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,守护好一方平安,保护好一方群众,服务好一方发展,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□ 李诚 文/图
召开治保会。
近年来,峨山县公安局甸中派出所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紧密结合,紧紧围绕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的总要求,切实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扎根彝乡大地,实现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,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更加绚丽。
坚持党建引领,筑牢战斗堡垒
甸中派出所立足觅池冲爱国主义基地红色资源,以党建引领打造最强党支部为抓手,高标准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及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,不断激发党员模范带头和争先创优积极性。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“一条主线”,推动民警融入党组织,参与议事决策、领导治安力量、组织综合治理等工作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。
通过深耕觅池冲滇中地委旧址红色资源,甸中派出所将“一面旗帜”变为“一座堡垒”。在建党百年大庆安保、COP15安保、疫情防控、处置亚洲象北移等大考中,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,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。甸中派出所连续多年执法服务“零投诉”、公安队伍“零违纪”,先后获省级文明单位、6次集体三等功、4次先进集体等荣誉。
聚焦基层治理,全面化解矛盾
甸中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依托县、乡(镇、街道)、村()综治中心和“多网合一”工作平台,创新推出了一套排查起底、综合研判、分流归类、有效化解、跟踪回访的矛盾调处“五步工作法”,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解决每一件小事,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,实现矛盾不上交的源头治理。在辖区弥楚高速公路、甸中―十街农业生物产业园区建设,充分发动群众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。今年以来,甸中派出所涉及治安调解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%,辖区治安案件、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,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、安全感。
6月11日11时许,昔古牙村委会八字岭村信息员反映,两户村民因20多年前的田地置换问题再次发生争吵,双方剑拔弩张,有矛盾升级的危险。民警李联寿接到反映后,随即采用矛盾调处“五步工作法”,先期了解情况、开展研判、商讨对策,在向所领导请示后,启动“三级联调”机制,召集国土、司法、综治、等部门联动处置该情况。在弄清事情缘由后,民警耐心向二人摆事实、讲道理,联动部门各司其职。最终,纠纷得以圆满化解,两位村民握手言和。
立足源头防控,打牢平安建设根基
为进一步打牢平安建设根基,甸中派出所立足预防为主方针,把基础防控摆在优先位置,依托“一村一警”微信工作群、各村“大喇叭”,开展法治宣讲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、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,增强群众防范意识。同时,充分发动网格员、“红袖标”开展治安巡逻、法治宣传、纠纷调解和救助服务等工作。应用“fun88移动版共治通”App实现基础信息快速采集上报、工作任务流转、事件分拨处置等,让警务充分融入基层治理工作,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,努力实现社会面“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治”精准化治理的目标。
10月24日23时许,易峨高公路甸尾桥路段发生一起小轿车与大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,致小轿车侧翻到桥下、驾驶员被困车内。路过此地的村民将情况电话告知甸中派出所,民警紧急出动,同时通知120、119开展救援。民警到达现场后看到,施救现场无大型器械进行破拆,加之夜晚气温低、能见度不高,小轿车可能再次发生侧翻,救援陷入了停滞中。民警随即电话联系网格长,发动村民自行携带工具前往救援。不一会儿,20多位村民齐聚现场,在民警的指挥下,大家齐心协力将被困驾驶员从事故车内救出。
践行为民宗旨,真诚服务群众
甸中派出所坚持服务为先和“民意主导警务”,切实将群众权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。自“枫桥式”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开展以来,甸中派出所聘请11名驻村警务辅助人员,共同参与服务群众工作,通过雨夜救助醉酒群众、帮助群众寻找走失的亲人、联合卫健部门救治精神病患者,主动深入各村()和企业开展普法宣传、隐患排查和巡逻防范等工作,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。同时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车驾管业务入驻户籍窗口,窗口推行延时服务和“彝汉双语”服务,为老、弱、病、残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。今年以来,甸中派出所共办理服务群众事项600余件,开展交通、禁毒、防诈骗等宣传活动82次,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平台受保护人数占辖区总人口86.25%,成功劝阻25人,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0余万元。
3月9日,甸中警务助理发现高桥组的张某在其姐姐家中砸毁东西,疑似精神病复发,便立即向派出所反映该情况。经了解,张某平时由姐姐监管,由于家中经济困难无法将其送医治疗,民警积极联系民政、卫健、残联等部门,协调张某就医相关事宜,同时为其争取到6000元救助金。在民警一番劝说后,张某同意前往医院治疗。